說起西方建筑藝術史,你可能并不十分了解。但是西式建筑中有這么一個元素,幾乎每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都非常熟悉,因為你一定在這些地方見過它們:KTV里閃耀的迪斯科球的旁邊,農村簡樸的小二樓陽臺,甚至在你家的客廳里……
作為最能直擊靈魂的“歐式”建筑元素,“羅馬柱”在我國可謂是深入基層和普羅大眾的內心。不過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我們會對羅馬柱這樣一個外來建筑元素如此癡迷呢?正宗的羅馬柱又是什么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羅馬柱的定義
雖然我們習慣稱“柱子”為columns,但是說到羅馬柱式,在建筑和藝術史中有專門的詞匯——orders。所以,羅馬柱型作為傳統、經典的立柱設計,有的時候也會被統稱為classical orders。
最早的柱式其實并不誕生于羅馬,而是古希臘。被稱為“羅馬柱”也可能是因為古羅馬在古希臘時期之后廣泛地使用并傳播了這種建筑造型。我們熟知的古希臘神廟中,立柱的造型幾乎隨處可見。
相信你也已經留意到了,雖然一個完整的柱式分為柱座(base),柱身(shaft)等結構,但是最與眾不同也是最能引起注意的是它們的柱頭(capital)結構。有的柱頭設計和簡約,而有的看上去卻非常繁復華麗。在主流的藝術史分類中,我們將羅馬柱式的造型分成5大類別:
可以看到,這些柱頭的演變模式基本遵循了“由簡到繁”的原則,最初的Tuscan order造型非常古樸粗獷,而Ionic order則開始加入了向下的渦旋造型,線條更加流暢。最后的復合型柱式則是基本上將Ionic和Corinthian兩種柱頭設計疊加在了一起,裝飾性顯得更強。
當然,柱式設計絕不僅僅局限于這五類經典造型。在后世的近2500年中,各種新奇的柱式造型設計層出不窮。其中比較著名的當屬“所羅門柱式”Solomonic column(請注意這里的“柱式”回到了column)。和誕生于古希臘-羅馬(Greco-Roman)地區的經典柱式不同,所羅門柱式帶有明顯的東方色彩——這里的東方指的是中亞的拜占庭Byzantine地區。
所羅門柱最標志性的設計就是其螺旋狀的柱身,和傳統的垂直柱身設計截然不同。而在柱頭的設計上,所羅門柱并沒有特別的規范,使用各種傳統柱頭的設計都有存在。就如同上圖一樣,最著名的所羅門柱設計當屬圣彼得大教堂的祭壇華蓋。亮眼的所羅門柱不僅十分吸睛,同時也具有濃厚的宗教內涵——將出自東方的柱式設計運用于天主教的宗教中心建筑,暗示了多宗歸一以及圣彼得大教堂核心和權威的宗教地位。
羅馬柱的跨文化內涵
那么,為什么當代的中國日常建筑裝飾會如此偏愛羅馬柱元素呢?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建筑藝術史研究議題,小編在搜索中也沒有發現特別系統性的在這個話題上的前人研究(所以你或許可以成為這一領域中的第一人哦~)。
在一方面,咱們國家的近代歷史當然對羅馬柱的普及有著重要的標志性作用。19世紀中期開始,隨著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大量西方建筑涌入中國城市,成為了所有中國民眾眼中和心中“洋氣”的代表。
“初登場”的標志。
對于建筑來說,最好的擺脫“土氣”的方法就是在外立面(fa?ade)上做文章,因為外立面的設計并不需要承擔功能性上的實際作用——也就是說,建筑的外立面可以是完全“西式”,而進入建筑內部,一切本土的元素都可以被保留。而進入當代,羅馬柱從原先“洋氣”的代言詞逐漸淪為“土味代言人”,可能也正是由于其太強扎根于基層而喪失了它本身的視覺和文化內涵上的分化能力。
所以,在羅馬柱的故事中,你可以思考哪些問題呢?首先,orders作為建筑元素遠不止羅馬柱和所羅門柱兩種。所以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查閱相關的資料自學,也可以和新課堂的藝術史專員聯系,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源和建議。
其次,你或許可以反思建筑元素與“洋氣”,“土氣”之間的關系。羅馬柱最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具有支撐性的承重單位,即便在其本土的西方建筑中也沒有對于其使用上的限制,為什么當它來到了一種異文化中就會被賦予更多的內涵呢?甚至,我們對于“洋氣”(“洋”等同于西方)和“土氣”(“土”等同于本土)的二分法(dichotomy)是合理且正確的嗎?